嘉宝代怀机构

我要的东西不多

来源:未知 发布时间:2019-11-05 浏览量:71

  

  2019089

  不谈艺术

  “我要的东西不多:棋、咖啡和过好 24 小时。”

  在马塞尔·杜尚( Marcel Duchamp )的字典里,“艺术”二字并不重要。恐怕从来没有哪个人像他那样,对艺术产生了进程性影响,却又如此漠视它。

  

  杜尚

  杜尚出生的 1887 年,那些绘画立法者们还健在。

  这一年,梵·高觉得自己是弟弟的累赘,离开了巴黎,去到阿尔勒后准备迎接高更的到来;敲开现代绘画大门的塞尚,在父亲去世后得到 200 万法郎的巨额遗产,和一封写有“全无一技之长”评语的遗嘱,父亲在最后一刻也没有认可他用尽一生所追求的事业。

  

  杜尚

  而杜尚是幸运的,他出生在一个包容的中产阶级家庭,父亲是公证人,通情达理,心平气和,热爱艺术,几乎不会干涉子女的决定,兄妹 6 人中有 4 位是艺术家,且全都受到了父亲的鼓励和支持。

  不过,与两位兄长立志成为知名艺术家不同,杜尚对艺术并不钟情。18 岁那年,为躲避法国义务兵役,他向外祖父学习版画制作后侥幸通过了“艺术工作者”考试,3 年的军队生活减为 1 年。

  1906 年,杜尚离开军队来到巴黎,进入朱丽亚艺术学院学习。此时,年轻的毕加索刚刚结识马蒂斯,并从这位野兽派泰斗那里发现非洲雕刻,开始了探索立体主义的旅程,第二年,那幅标志性的《亚威农少女》诞生。

  

  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 1907 年

  那是一个艺术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,两位兄长积极投身其中,与许多前卫艺术家们保持着密切联系,杜尚自然可以轻易进入这个看似前卫的圈子。

  之后的 6 年间,他尝试了各种绘画风格,并成为巴黎先锋派艺术家沙龙的成员,有资格参加每年一度的全国展览。从 1910 年完成的《父亲肖像》中可以看出,他正受后期印象派影响,对塞尚的画风着迷。

  

  父亲肖像 杜尚 1910 年

  

  温室里的夫人 塞尚 1889 年

  两年后,杜尚转向立体主义,他的名字出现在最早介绍立体派艺术的小册子中,似乎有可能发展成为某个现代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。

  也是在 1912 年,他创作了对自己极为重要的作品《下楼梯的裸女》,这是一件带有明显立体主义风格的画作,而当他将作品送到独立沙龙参加展览时,由于画中以分解人物形态的方式探索运动感,最终被定为涉嫌“未来主义”。组织者找到杜尚的哥哥,希望他可以劝说这位年轻的艺术家作出修改后再来参展,杜尚得知消息,默不作声,安静的把画取回来,自此放弃了绘画...

  

  下楼梯的裸女 杜尚 1912 年

  

  创作原理

  他对这些标榜为自由艺术家,却又忙着垒高城墙、划分圈子的做派十分意外,“我离开他们去找了份工作,我成了巴黎一家图书馆的管理员。”他说,“这个工作很棒,每天都有很多空闲时间。我为自己创作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。当然这也让我得出了一个结论:艺术家有两种,一种是融入社会的,另一种是完全自由的,也就是没有约束的艺术家。而融入社会的艺术家必须做出某种妥协,取悦社会来生存。”

  这份工作持续了一年多,他每天赚 5 法郎。不久,“一战”爆发,两个哥哥应征入伍,二哥雷蒙·杜尚-维隆死在战场,深受打击的杜尚厌恶惨无人道的屠杀,于 1915 年 6 月出走纽约。

  

  杜尚

  刚下船的杜尚,被美国人当作法国著名艺术家看待,收到了许多绘画订单,此时的他对绘画已没有兴趣,回答说:“不,谢谢,我更喜欢自由。”

  在最初到达美国的几年,他以两美元一小时的价格教授法文挣取生活费,延续了图书馆管理员的“圈外”身份。偶尔,父亲还是会资助这位远在他国的儿子,对于这份资助,父亲曾说,“你们想要的我会给你们,但不要忘了,你们有兄弟 6 人,所以无论你在我生前得到了什么,在我死后你都无法再继承了。”

  这是杜尚口中“法国人的继承观”,也正是这种观念和支持,使他能够更为冷静的看待艺术,看待艺术家,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所需。

  

  杜尚

  1917 年,一件改变了艺术进程的事情正在酝酿:

  “艺术家定义艺术”,是那个“独立艺术家展览”的标语。任何人,只要交 6 美元手续费,都可以参加这个展览,于是杜尚便将写有“ R.Mutt 1917 ”字样的小便器送到了评委面前。

  经过激烈争论,评委会认为“这个东西是不道德、粗俗且有抄袭嫌疑的,因为创作者只是拿了一个普通的小便器”。

  这件名为《泉》的作品,最终没能参加展览。

  

  泉 杜尚 1917 年

我要的东西不多

  它,是艺术吗?

  争议仍在。有人认为它没有美感,不是艺术;而越来越多的人觉得,这件“现成品”是艺术史中的标志性作品,重新定义了艺术的边界;还有人认为,如今的观念或装置艺术,都没有跳出杜尚的“五指山”,都是其思想的注脚。

  而这位改变了潮水方向的作者,却很少参与到讨论中,他总是执着于生命中更为重要的那件事:下棋。

  

  杜尚

  1923 年至 1935 年间,杜尚参加了 30 多个国际象棋比赛,他甚至作为法国队代表 4 次参加奥林匹克团体赛,9 次参加国际象棋重大国际比赛。

  在棋盘人生中,他留下了 68 盘对局棋谱,他的对手包括科尔、马歇尔、李连塔尔等诸多国际象棋高手。不仅如此,杜尚热衷象棋评述,他曾是巴黎《今晚报》国际象棋专栏的评论员,还同朋友合作出版过一本国际象棋残局专著...

  

  为蒙娜丽莎画胡子 杜尚 1919 年

  而作为艺术家,杜尚留下的作品屈指可数,除了早期绘画,《泉》、《为蒙娜丽莎画胡子》、《大玻璃》、《手提箱》和《给予》等现成品作品少得可怜。

  在杜尚看来,艺术并不特别或者崇高,生活本身远远大于艺术,他感兴趣的,是如何能生活得有趣,如何摆脱物质与精神上的各种束缚,所以他说:“我最好的作品,是我的生活。”

  

  杜尚

  晚年,在接受采访时被问道:“你当年也在绘画上作过努力,你那时有期待吗?”

  “我没有打算,也没有任何建设性的计划,”他说,“我甚至都没有问过自己该卖画或者不卖画。做一个画家,从根本上说不意味着任何东西。一个人想成为画家,是因为他想要所谓的自由,也有可能是他不想每天早上去坐办公室。”

  

  杜尚

  回看过去,当巴黎那些“自由艺术家”筑起铁笼将其拒之门外时,他看清了艺术,也看清了自由。60 年代,许多艺术家将其视为“领袖”我要的东西不多,开始谈论其作品和艺术理念,甚至出现了专门研究杜尚的专著,但讽刺的是,他却始终在谈论生活。

  好在他很早就明白自己需要的东西——过好 24 小时。

资讯

CHILDREN STORY